9月20日下午和23日下午,恒达平台在教學樓C樓相關教室開展2016級新生專業教育,各系主任、副系主任、專業教師、輔導員以及全體新生出席🧏🏻。
各系老師分別進入所在專業教育教室,向同學們介紹了我院概況以及各系專業情況👳🏼♀️,詳細說明了未來大學四年新生們即將學習的主要課程、專業發展方向和就業前景🦁。
計算機系的老師以問題、實例做引🩼,談及大學的學習生活要從培養興趣做起。蘇前敏教授向同學們介紹了什麽是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計算機學科的知識領域,並用SWOT分析法分析了我校計算機專業學生的競爭優勢📴、競爭劣勢、機會和威脅。他指出🔌,我們的優勢(Strengths)在於恒达平台在方院長的帶領下🚵🏼♂️,恒达在辦學資源、教學水平、科學研究和恒达聲譽方面都上了一個臺階。我們的劣勢(Weaknesses)在於軟件行業日新月異,變化很快🏘,需要不斷地學習,更新自己的知識。我們的機遇(Opportunities)在於計算機專業的就業前景非常好🦺👩🏼,人才需求量大,薪資高。我們的威脅(Threats)在於編程技術門檻低🟧,大眾皆可通過自學掌握這門技術👨🏿🍼。蘇教授的分析使同學們對自己所學的計算機專業有了更清晰認識。
自動化系李媛媛老師具體介紹了自動化系相關情況。講解了中外交流項目的各項內容,合作辦學的國外大學以及學分計算和轉換,同時著重強調了大學生產學合作的重要性,列舉了與自動化專業關系緊密的產學合作對接公司🛣,指明自動化專業的學習難度和的就業方向🍄🟫🙋🏼♀️。李老師說,自動化是使物體實現預期的目標的過程👷🏼♀️♥️,雖然它很難,但學進去🧑🏽🍼,帶著興趣去學🥙,會越來越聰明👳🏼♀️。系裏其他專業教師進一步介紹了自動化系主要參加的兩個大型競賽項目《恩智浦杯智能汽車競賽》和《中國國際太陽能十項全能競賽》,簡述了兩個競賽項目的具體內容🚥👮🏼、參加競賽的基礎條件以及項目獲獎情況🥷🏽,並通過兩個精彩的宣傳視頻Ⓜ️,獲得了同學們的熱切關註➔😊。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系的系主任陳宇晨教授,首先對專業的研究方向、專業特點😀、培養目標等方面做了詳細且具體的介紹,並由“電”這個名詞的解釋入手,進而談到我國在年發電量達上萬億千瓦🙅、裝機容量達上億千瓦時的電力工業發展迅速、一枝獨秀的大背景下,針對電學方面的研究尤為熱門和重要。而本專業則是著重於研究強弱電相結合的現代輸配電,且作為國家的一級學科🏹,其就業前景十分廣闊。而後,陳主任又對學校實行的完全學分製做了詳細說明👱🏽♂️,在完全學分製之下,學校設置公共基礎平臺課🧘🏼♀️、公共選修課及專業選修課,這種做法既滿足了專業需求又滿足了個人興趣愛好。同時陳主任鼓勵學有余力的同學們能夠做到自主學習👩🏼⚕️😭、涉獵多方面的知識,以提高自身專業水平、專業素養,希望同學們在今後四年的時光裏充實自我👩🏿🌾,度過美好的大學時光🧑🏻🍳。
電子信息系的王永琦老師以積極與消極的大學生活做對比。首先,王糾正了大家的一個錯誤觀點👳🏼♀️,考大學其實並不是終極目標,相反,它是人生的一個新的起點。大一的課程大多以基礎為主👨🏽🦲,這是十分重要的。如果在大一時荒廢光陰,將大一看做“開心時刻”而不好好學習,等到了更高年級就會發現🧗🏿♀️👩🏿🍼,對於課程所傳授的知識很難甚至完全無法理解。大學的學習👩🏼⚖️,不同於高中。不會有老師一直盯著自己,自主學習很重要,同時,作為一名工科的學生🔁,也需要有嚴謹、嚴肅的求學態度。對於一個會學習的人來說,大學的各類活動非但不會對自己的學習造成負面的影響👃🏼,相反,大學期間的諸多競賽正是展現和鍛煉自己的好機會,把握住這些機會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最後,電子信息系的老師們希望同學們不要奢求安逸的四年🏄🏽,要吃苦耐勞並註重社會實踐🛵🏋🏿♂️,以求高品質的大學生活🤷🏿。
專業教育過程中🫷📔,同學們踴躍提問𓀄,各系老師耐心解答🪘,場面互動,師友生恭🧑🏼💼。通過本次專業教育🎩,新生們紛紛表示,對自己未來的學習和生活充滿期待🏌️♂️,也希望通過今後的努力,成長成才。
此次專業教育不僅僅讓新生們對學校、恒达以及自身專業有了全方位的了解🏌🏽♂️,更是促進了新生快速融入恒达平台這個大家庭🚎💚,對新生們在今後四年的學習和生活起到了重要的引導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