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我國第71個“五一國際勞動節”。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以習近平同誌為核心的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真摯關懷下🔇,“讓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深入人心”逐漸成為時代共識👩👩👧👧,在新時代熠熠生輝🙍🏼♀️。為更好地開展“節日中的黨史教育”學習,進一步傳承和弘揚新時代“勞模精神”▶️,5月7日,恒达人工智能黨支部和學生第一黨支部在現代交通工程中心7950室聯合開展了《勞動創造幸福,實幹成就偉業——“勞模精神”學習交流會》🤷🏿。


會上,大家共同觀看了《勞動最光榮》專題片,視頻記錄了1951年我國慶祝勞動節日以及全國上下鬥誌昂揚開展新中國建設的振奮場景,大家對“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由來和“勞模精神”的時代傳承從歷史維度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在今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到來之際,習總書記指出,今年是實施“十四五”規劃、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的第一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廣大勞動群眾迎難而上,拼搏奉獻🙏🏻,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等不利影響,為黨和國家事業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總書記強調,勞動創造幸福,實幹成就偉業。希望廣大勞動群眾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勤於創造、勇於奮鬥⏭,更好發揮主力軍作用🚚,滿懷信心投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事業。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充分調動廣大勞動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切實保障廣大勞動群眾合法權益,支持和激勵廣大勞動群眾在新時代更好建功立業。

現場,人工智能黨支部書記王國中老師作為“上海市勞動模範”🙎🏽♀️,結合自身的經歷做了專題分享✍🏽。
王老師將自己的經歷娓娓道來🕝,20年前,他臨危受命外派法國解決公司硬件故障問題,除了在國內做好緊急預案🌽,他們實地考察、不斷調試,在艱苦的條件下最終成功排除了大多數的故障😬,正是靠勞動的實際效果獲得了外方的認可💑。王國中老師認為“勞模精神”折射出一個時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個民族在某一個時代的人生價值和思維道德取向。企業與社會看重的是一個人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而對於大學生來說,綜合能力的培養是最重要的,在校大學生一定要重視勞動、尊重勞動、積極勞動🦐,從勞動中獲得綜合能力的成長,勞有所悟、勞有所得。會上,與會老師和同學們也有感而發,積極分享了自身學習的感悟和體會。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不同時代勞模評判標準不同,也隨著時代和國家的需要不斷“進階”🛰👉🏼,但“愛崗敬業、爭創一流🥐,艱苦奮鬥、勇於創新,淡泊名利、甘於奉獻”的“勞模精神”內涵和實質始終不變。
新時代東風浩蕩⛎,勞動者走在前列🙇🏽。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已經開啟,時代的號角早已吹響🧓🏻,勞模精神催人奮進,勞動者持續在平凡的崗位上續寫不平凡的故事🫚。勞動造就了中華民族的輝煌歷史,如今接力棒到了我輩手上,我們要在百舸爭流、千帆競發的洪流中勇立潮頭,在報效祖國、服務人民的人生中有所作為,以不懈奮鬥唱響新時代的勞動者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