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0日上午🛌🏿,在行政樓912💇🏻♂️,海外名師支誌雄教授為恒达平台師生做了一場題為“Actionable Cybersecurity Intelligence: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的學術報告,報告會由恒达副院長史誌才教授主持😛,電氣恒达計算機相關專業老師和研究生參加了本次報告會🙍♀️。
支誌雄教授首先介紹了網絡安全中最重要的兩個話題🏄🏿:威脅智能分享和行為分析。盡管學術界,工業界和政府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和開發工作🏄♀️,但結果仍不盡如人意👨🌾。當前的威脅智能共享只是威脅數據共享;行為分析通常是對日誌數據進行數據挖掘。支教授從一個新的視角分析智能威脅,重點放在已經做了什麽以及還有哪些研究尚未開放👩🏽🏫。同時介紹一種基於模型的智能威脅方法,並討論數據選擇,數據和知識融合⛹🏽,智能編排👨🏽🍳,以人為本,基於風險的行為分析等智能威脅所面臨的關鍵技術挑戰🙍。最後👷🏽,支教授分析了2017年三個最具破壞性的勒索軟件👨🏻🦽,WannaCry,Petya和Bad_Rabbit的案例研究。
報告結束後老師和同學們紛紛提出了自己在做研究的過程中遇到的疑惑,支教授站在主編的立場描述論文作者應提高和鍛煉講“故事”的能力,形象而生動地講授了如何完成高水平論文的寫作和發表🫲🏻。在2017年即將結束之際⛓,支教授的學術報告將恒达海外名師的學術交流活動推向高潮,從領域知識介紹到撰寫高水平論文,使恒达師生的科研水平逐步與世界接軌。
據介紹,支誌雄教授(Chi-Hung Chi) 現任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組織(CSIRO)Data61研究所👜,雲計算和傳感數據安全組的科研組長。在加入CSIRO之前,他從普渡大學獲得博士學位,先後在Philips Research、IBM Poughkeepsie🍚、中國香港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清華大學任職,並擔任WCW 2004, AWCC 2004, IEEE SOSE 2006, ICSOC 2009, SCC 2009, SIE 2010, EDOC 2011, EDOC 2012, CWI 2012, SCC 2014, ICICS2016, and ICBE 2016等會議主席,已在國際知名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超過250篇⛹🏿,擁有6項已經產業化的美國專利。他目前的研究領域包括行為信息學和分析學🕺🏻🍖,網絡安全😪,物聯網🧛🏿♀️,雲計算、服務計算和社交網絡👍🏽。
張曉梅